哲学书籍推荐:《西方哲学十五讲》 张志伟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

 imcoffeir   2018-03-24 13:33   2051 人阅读  0 条评论

第五讲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80.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代哲学家中流传著作最多的两位哲学家,他们的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难以估盘的影响,其中柏拉图的思想被认为是为西方哲学定下了基调,而亚里士多德则被公认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有史以来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哲学书籍推荐:西方哲学十五讲


81.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出生在希腊北部马其顿王国治下的斯塔吉拉城,他的父亲是马其顿王国的御医。17岁时,亚里士多德来到了雅典,进人学园成了柏拉图的学生,在那里学习工作了20年。他聪慧勤奋,博览群书,被称为学园之灵。亚里士多德可能是古希腊学者中第一个博览群书的人,这看起来有些奇怪,事实上的确如此。因为在古代希腊,有教养的人不读书而书,由奴隶朗诵给他们听,所以亚里士多德就有了读书者这一引人注目的称号。……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离开了雅典。……对于雅典人来说,亚里士多德始终是一个外国人,而且是敌国人,因而他不可能继承柏拉图的遗产,雅典也已经不适合他生活。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国王菲力浦二世的邀请担任亚历山大王子的老师,公元前337年,希腊各城邦承认了马其顿的统治地位,次年菲力浦二世遇刺身亡,亚历山大大帝继位。第二年,亚里士多德时隔12年后重返雅典,进人吕克昂学校执教。……由于亚里士多德习惯于一边散步一边与学生们讨论哲学问题,所以人们称之为漫步学派

82.亚里士多德专心治学,著述宏丰。据说他的全部著作多达一千多卷,留传下来的有47 篇(只占全部著作的五分之一,且不包括一些残篇),内容广泛,涉及逻辑学、自然学、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语言学和文学等学科,几乎覆盖了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中文译本的《亚里士多德全集》共计10 卷,三百余万字。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有《工具论》、《物理学》、《论灵魂》、《形而上学》、《尼各马科伦理学》、《政治学》、《论诗》(亦译为(诗学》)等。

83.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活动集中体现了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这就是学以致知,为知识而追求知识,为智慧而追求智慧的探索精神。……他认为哲学起源于惊异:人最初是对于面前的现象继而对整个宇宙自然感到困惑不解,感到自己无知,于是就去追求知识,因而人追求知识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求知。当然,一般的知识总是有一定的目的的,不过真正的知识― 哲学则是无目的的,或者说它本身就是目的。所以在一切知识中,所有的知识可能都比哲学更有用,但惟有哲学是真正自由的学问。

84.亚里士多德概括总结了以往哲学家们关于原因的思想,认为任何事物的生成和存在都有四种缺一不可的根本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所为因。

   所谓质料”(hule) ,指是所从出的东西,即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存留于其中的东西,如雕像的青铜、酒杯的白银以及诸如此类东西的属。无论是具体的可感物还是抽象物,都由质料构成,如音节离不开字母,圆离不开弧,生命离不开躯体。

   所谓形式,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内在形式,即eidos,它是事物的是其所是”(to ti en einai),也就是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如雕像之为雕像,不在青铜,而在雕像的本质。这种形式,与柏拉图的理念(ideaeidos)同词源,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形式一词的主要含义和基本用法。二是指外在形式,即形状,是事物表现于外的那个样子。一般说来,内形式总要通过外形状表现出来,所以,形状也是事物的根本原因。

   所谓动力因,即动变的本原,指让事物得以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如策划者是行为的原因,父亲是孩子的原因等。动力因之所以是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任何事物都有动静,离开了动因,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和生成。动因与事物的关系因事物自身类别的不同而不同。亚里士多德把事物分为两大类,即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和由于技术而存在的事物。前一类包括动物及其部分、植物、单纯物(指水、火、土、气等元素)。后一类范围很广,包括一切技艺产品。

   所谓所为因,原文的规范表述是to houheneka einai,直译为所为了的那东西,中文常从英译而意译为目的因。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生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总是有所为,即总有一定的目标或目的,例如健康是散步的所为因,即目的。

85.后来亚里士多德又将这三种原因归结为两种原因:形式与质料。

   原因虽然有四种,但是后三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合而为一。因为所是的那个东西和所为的那个东西是同一个东西,而运动的最初本原又和这两者同类图。事物所是的东西是形式,所为的东西亦是形式(因为形式即是其所是,只有获得了形式才算达到了目的),使事物运动的真正动力还是形式(如房屋建筑的动力是建筑师,而建筑师之能建筑的原因在于他有建筑技术),所以,这三种原因合而为一后可以统称为形式因,与质料因相对应。这样,四因就变成了二因。三因合一是亚里士多德的一个重要观点,它不仅突出了形式的地位和作用,也为第一哲学讨论实体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质料和形式作为事物的两个根本原因,在同一事物中是彼此对立不能转化的,质料就是质料,形式就是形式。但是超出这个范围,相对于不同事物而言,它们又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了。例如砖瓦对于房屋是质料,对于泥土则是形式。可见,高一层次的东西是形式,低一层次的则是质料,整个链条就是从质料到形式不断发展的系列。这个系列,也是潜能向实现转化的过程。

86.潜能和实现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他不仅用这对范畴来阐释质料与形式的关系,而且用以规定运动的本反,建构实体学说,解释实体与可感现象的关系。

   潜能也可译为潜在,它的词源含义是,即能力、力量。用于哲学中,潜能指事物的这样一种存在状态:具有能够实现其本质和目的的潜在力且,但还没有实现出来,而要实现出来,靠其自身又是无能为力的。所以,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五卷中反复说明的潜能的定义是:最原始意义上潜能的主要规定是在他物中或作为自身中的他物的变化的本原。它是动变的一种本原,但是这本原不在被运动物中,而在他物之中,即使在某种情况下在自身中,也是作为自身中的他物。他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建房能力不在房中而在建筑者中;一位医生病了,他有为自己治病的能力,但这种能力不是作为病人而是作为医生才存在的,所以尽管在自身中,却是作为他物。

   实现”(energeia,通常译为现实,它是个合成词,直译为在活动中”) 是与潜能相对而言的另一种事物存在状态,即存在着的事物自身或获得了自己本质的李物。与它关系密切的另一个概念是现实”(entelekheia,亦是合成词,直译为在目的中,通常意译为完全现实性,或音译为隐德莱希)。

   质料与形式的关系亦即潜能与实现的关系。质料以潜能状态存在着,形式则是实现。质料一旦获得了自己的形式,它就实现出来,成了现实的存在。所以二者的关系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

87.说到形而上学这个概念,还有一个故事。公元前1世纪时,安德罗尼柯着手整理亚里士多德的手稿时,在整理完了关于自然哲学的手稿即《物理学》(Phusike)之后,整理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哲学的手稿,当时他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名字,于是只好称之为ta mata ta phusika,即《物理学之后诸卷》,后人为了简便,去掉了冠词,就成了Metaphusika。有意思的是,meta-在希腊语中,不仅有在后的意思,亦有超越等含义,而这方面的含义恰好与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含义相符。于是,Metaphusika就从书名变成了哲学核心领域的名称。汉语据《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将metaphusika译作形而上学。这就是形而上学这个概念的来源。

88.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建立一门专门研究存在本身的学问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所有的具体科学都是割取存在的某一方面和某一种性质加以研究,它们对这些方面性质的基础和前提——存在本身——则是不闻不问的,因此应当有一门学问专门研究存在本身,这门学问就是第一哲学。正如存在是存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性质的基础和根据一样,第一哲学也是所有科学知识的基础和根据。由此,亚里士多德便确立了哲学或形而上学的至高无上的特殊地位。

89.范畴在希腊语中是kategoria,亦即关于(kate……的述说(agorein”, 亚里士多德用它来表示在判断中论述主词的谓词,不过不是所有的谓词都可以叫做范畴的,范畴是最一般最基本的类概念。因此,所谓范畴也就是对事物最普遍最一般的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对应的就是存在的存在方式:就自身而言的存在的意义如范畴表所表示的那样,范畴表示多少种,存在就有多少种意义。

90.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什么是实体?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

第一,《范畴篇》中主张个别的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

第二,《形而上学》第七、八、九卷主张是其所是形式是第一实体。

第三,《形而上学》第十二卷认为理性一神是最高实体。

91.任何事物总是从潜能到现实的运动,运动就是从潜能到现实的过程(中介)。如果事物只是能够运动,只是可能性,而不是现实地运动,就不可能有现实。而且,事物之中总有质料,因而总会有潜能,不可能是绝对的现实。但如果没有绝对完全的现实,我们就无法解释事物的存在。因此从潜能与现实的角度看,永恒的实体必然是完全现实的实体。既然永恒的实体是完全的现实性(隐德莱希),它就不能带有任何质料,因为只要有质料就有潜能,就不是完全的现实。只有不带任何质料的实体才是完全的现实性。然而,按照通常的观点,事物总是从潜能到现实的运动,因而潜能是在先的。但是如果潜能在先,事物最初只有潜能,它怎样才能成为现实?潜能自己不会运动,也不可能自己成为现实,必须有另一种力量使它运动,而这种力量只能是现实而不能有潜能,因而现实必须是在先的。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潜能在时间上在先,现实则是在逻辑上在先,它是事物从潜能成为现实的动力因

   因此,当人们推论事物的运动原因时,最终必然得到一个第一动者”, 这就是努斯”(nous) ,它自身不动却能够引起万物的运动,所以是不动的动者

92.由于善是愿望与理性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因而这个永恒的不动的动者使万物运动的原因就在于它是万物的目的因。所谓目的因是这样的存在,一种活动是由于它的善才得以完成的,亦即运动要达到的东西。作为目的因,它自身是不动的,但由于它是被被追求的目标,试图达到它的事物便产生了运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第一动者不动的动者之所以是善或目的因,乃在于作为自身不动的动者,完全的现实性,最完满的存在,当然是必然的而不能是偶然的,其存在方式必定是善的和最好的,所以它是第一原则。

   因此,最高的实体是不动的动者,它自己不动,因为它若有运动,那就意味着还有推动它运动的动力,它就不是最高的存在了。它自己虽然不动,但却是万物的动力,因为它是完全的现实性,最完满的存在,而万物都以追求它为自己的使命,正是它引导着万物向现实性运动。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把质料与形式、潜能与现实的关系推到极处,就会发现,一个事物总是从潜能到现实的运动,现实作为目的引导着事物成为它自己,从而达到隐德莱希。但是,就整个宇宙而言,真正的隐德莱希只能是最高的实体,最完满的现实性,不动的动者。

   这个不动的动者作为愿望与理性的对象,惟有理性才能真正把握它,因为这个最高的实体就是理性自身——努斯

   理性的对象是善,当理性真正认识了善的时候,理性与善就是同一的。因而完全意义上的理性也就是完全意义上的善。当理性与它的对象合而为一,它就具有了它的对象的性质。那么,它思想,就是在思想它自己。因此理性与理性的对象是同一的。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性思想善,因而便分有了善的属性,这种对善的思想和认识是一种静观”(theorein)。静观是最愉悦的和最美好的,因而静观本身就是神圣的和善的。换言之,理性的对象是善,理性在静观中便达到了最美好的善,因而两者是同一的。所以,静观是最高的认识能力,它包含着对最高实体的直观的意思。只有在静观中才能达到思想与思想的对象的同一。然而,由于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因而并不总能达到这种最高的神圣的静观,只能暂时体会到它的幸福和愉悦。神就不同了。神本身就是永恒的实体,永恒的思想,就是努斯,一种永恒地思想其自身的思想,永远处于最美好的状态之中。于是,从理性与其对象的同一,我们就得到了永远处于这种同一之中的努斯本身,神就是努斯。

   因此,最高的实体是善,惟有理性才能把握善,就其最完满的状态而言,理性与善是同一的,当然惟有神才是这个同一。

   尽管我们把亚里士多德有关最高实体的学说称为神学,但他所说的并不是后来基督教的人格神,而是指最高的实体、最完满的现实性、最高的目的。亚里士多德也说过,神是有生命的,不过他指的是神是现实性,因而永远是能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后来黑格尔称实体为主体,也是这个意思。

93.希腊语中的伦理出于习惯。亚里士多德说:德性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智的,一类是伦理的。理智德性主要由教导而生成、由培养而增长,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因此把习惯’(ethos)一词的拼写方法略加改动,就有了伦理这个名称。由此可见,对于我们,没有一种伦理德性是自然生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存在的东西能够改变习性。例如,石块的本性是下落,即使你把它向上抛一万次也不行,同样不能使火焰下降。凡是自然如此的东西,都不能用习惯改变它。所以,我们的德性既非出于本性,也非反乎本性生成,而是自然地接受了它们,通过习惯而达到完成。” 伦理道德既不是完全由教育产生,也不是完全由自然产生,而是从自然接受过来又通过习惯使它完善的。所以亚里士多德并不否认教导的作用,但更强调习惯的影响,这种习惯不同于习俗,而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行为规范。

94.亚里士多德把最好的生活方式称为幸福。万物生长自有其目的,所有目的之总称就是,亦即完美的的东西,因而我们可以说,万物在本性上都是追求好的东西,因而都是向善的。人的行为都有其目的,在所有的目的中,应该有某种首要的或者最高的目的。这是一种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它,而它却不以其他东西为目的的目的,即其自身就是目的的目的,这就是最高的善。……从词根上说,所谓幸福就是有一个好的守护神,对希腊人来说,幸福就是一个人在各个方面都是成功的,就像一棵大树枝萦叶茂,兴旺发达,从而成为所有人的楷模。一个人出身高贵、家庭和美、吉星高照、一帆风顺、人丁兴旺、事业成功、寿终正寝……这就是幸福。遇到这样的人,我们会说:做人就要像他那样。

95.既然人的幸福是合乎人的德性的实现活动,因此幸福并不排斥快乐,不过快乐并不等于幸福,只有合乎最好最完善的德性的活动才是真正的幸福,所以幸福就是最好、最高尚、最快乐的活动。

96.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命运是常变的,而幸福应该是牢固不变的。一个人若是听凭命运的摆布,只能是一会儿快乐,一会儿倒霉,身不由己。而幸福作为本身就是目的的最高目的,乃是自足,亦即自我完善。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是幸福的,相反的活动则导致不幸,这种合乎德性的活动贯彻在生活之中,是最持久最有价值的。

97.从伦理学的角度讲,幸福就是合乎伦理德性的活动。那么,什么是伦理德性?在灵魂中有三种东西:情感、能力和品质。情感本身无所谓善恶,而且是被动的。德性也不是指能力,自然赋予我们的能力亦无善恶之分。因此,德性既不是情感也不是能力,而是一种品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品质乃是德性的。当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尽力去做良好的、合理的、高尚的行为,我们就说这个人的人品好。所谓品质就是这样的人品。间题是,什么样的品质是好的、合乎德性的呢?亚里士多德的回答是,选择行为的中道。一个事物或者概念的定义是由种加属差构成的,伦理德性的是品质,属差就是选择中道。

   伦理德性是处理情感和行为的,在这里存在着过度不足中间。例如在恐惧和自信之间的中道是勇敢,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不怕,过于自信,就是莽撞。如果过度恐俱且自信不足,则是怯儒。易怒与麻木的中道是温和,挥霍与吝音的中道是慷慨,献媚与傲慢的中道是友爱,狡诈与天真的中道是明智… … 所以,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是不同的。理论知识的对象是不变的东西,对于不变的必然的东西,我们只能认识它而不能对它有所作为,而实践知识的对象则是那些在生活中经常变动的事情,我们需要对之深思熟虑,以便判断什么是对自己有益的。

   这就是实践智慧

   实践智慧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他所说的伦理的理性,即人寻求对他自身好(善,有益)和坏(恶,无益)的理性的品质和行为的能力,也就是辨别和选择善恶、利害的能力。当然,实践智慧是通过谋划、了解、谅解以及聪明这些精神能力来进行的,而这些能力既可能产生好的(善的)行为,也可能产生坏的(恶的)行为。不过,如果没有实践智慧,我们就不可能在两个极端之间选择中道。所以,实践智慧类似自由选择的能力,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它的背后有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这就是人的品质。只有具备好品质的人才能以善为目的,才是真正具有实践智慧的人。

98.什么是幸福以及什么是最高的幸福?幸福是合乎德性的活动,而人的德性就是人的善,所以最高的幸福应该是符合最高的善的,它是最好的东西,而且是自满自足的。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思辨(theoretikos)就是最高的幸福。……既然努斯(理性)是人的本性,按照努斯进行思辨活动就是人的最高幸福。因此,哲学智慧是比实践智慧更高的智慧。

99.与柏拉图相比,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哲学中的影响和地位是起伏不定的。亚里士多德生前从来没有达到过像柏拉图那样声名卓著的地位,而在整个晚期希腊和罗马时期,影响哲学发展的主要还是柏拉图,无论是斯多亚学派还是新柏拉图主义等,都只是吸收了亚里士多德的某些思想。在中世纪,教父哲学和早期经院哲学亦以柏拉图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公元6世纪初,东罗马帝国(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认为亚里士多德哲学有违教义,遂下令禁止研究。幸运的是,他的学说在东方遇到知音,其著作先后被译为叙利亚文和阿拉伯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行。直到12世纪,欧洲才重新发现他的著作的希腊语原本。13世纪时著名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为重建基督教神哲学体系,致力于用亚里士多德哲学取代柏拉图作理论依据并逐渐获得了成功。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亚里士多德哲学才由异端邪说一变而成为中世纪哲学的最高权威。

第六讲  晚期希腊哲学

100.“晚期希腊哲学”包括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的哲学思想。

所谓“希腊化时期”(Heuenistic)一般指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至公元前31年罗马人征服埃及,也有学者主张这个时期从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大帝登基开始算起。

亚历山大大帝的军事征服和其后出现的几个王国,将希腊文化扩张开来,与不同的文明相混合,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古典希腊文化的新文化,史称“希腊化时期”。

101.公元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罗马两个部分,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摧毁,而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则苟延残喘,直到1453年为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所灭。罗马人不是一个爱好思辨的民族,加之罗马帝国建立在军事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的基础上,无暇顾及抽象的哲学思考,没有留下像样的精神遗产,其哲学思想不过是希腊哲学的延续。所以,尽管这个时期的哲学经过了希腊化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但是我们并不称之为“希腊罗马哲学”,而是称之为“晚期希腊哲学”。

与以前的哲学相比,晚期希腊哲学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这个时期的哲学家们没有提出新的理论学说,通常是以前人的思想成果为依据加以改造或发挥,而且由于理性思辨的衰微,带有退回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前去的倾向,从而使他们的思想具有比较浓厚的感性色彩。二是因为连年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使人们陷人了对生与死等人生哲学问题的思考之中,所以这个时期的哲学思想具有伦理化的倾向。这一时期无论哪一派哲学都是以伦理学为核心来建构理论的,都以灵魂安宁或生活幸福为主要目标。

102.这一时期的哲学问题主要集中在人生哲学方面,因而德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文德尔班称之为“伦理学时期”:“由于希腊生活的理想世界已分崩离析,由于民族的宗教日益淹没在客观世界的习俗中,由于被剥夺了独立性的和破碎的政治生活不再唤起虔诚,每个人在心灵深处深深感到只有依靠自己;因此更迫切需要人生目的的科学理论,更迫切藉要保证个人幸福的智慧了”图。无论是伊壁鸡鲁主义、斯多亚学派还是新柏拉图主义(怀疑主义是以否定的方式),哲学家们试图解决的问题是一个,那就是寻求心灵的安宁。人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因而要达到心灵的安宁就必须认识宇宙自然的本性。所以在这个时期,哲学一般被分为三个部分:逻辑学(认识论)、形而上学(物理学)和伦理学。形而上学是基础,逻辑学(认识论)是工具,伦理学是目的。

103.伊壁鸠鲁(Epikourus,公元前342—公元前270)生于雅典,到过萨摩斯等地,在那里熟悉了德漠克利特的著作,18岁返回雅典求学,大约36岁时创办了自己的学校,人称“花园”。此后他一直在学校里从事学术工作,终年72岁。伊壁鸠鲁一生撰写的著作据说多达三百多卷,现在仅存残篇和三封书信。

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包括三个部分:研究真理标准的准则学;研究自然及其生灭的物理学;研究人生及其目的的伦理学。在他看来,一个人要想获得灵魂的安宁,享受人生的幸福,就必须认识宇宙自然的本性。因而在他的哲学中,准则学和物理学是手段,伦理学则是目的。

伊壁鸠鲁伦理思想的基础是德模克利特的原子论和小苏格拉底学派中昔兰尼学派的快乐主义。……在伊壁鸠鲁看来,在人们活着的时候,让他不为对现世与来世的迷信所产生的恐惧所困扰,让他尽情享受生命中转瞬即逝的时光,让他设法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尽可能得到最大的快乐,就是哲学的任务。

在自然观上,伊壁鸠鲁接受了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所以,他虽然并不否认神的存在,但是反对神统治和安排世上一切的观念,而是认为神存在于世界之外,与我们毫无关系。

伦理学是伊壁鸠鲁哲学的核心和目的。“我们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我们认为它是最高的和天生的善。我们从它出发开始有各种抉择和避免,我们的目的是要获得它。”但是,“当我们说快乐是终极的目标时,并不是指放荡的快乐和肉体之乐,就像某些由于无知、偏见或蓄意曲解我们意见的人所认为的那样,我们认为,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不受干扰。构成快乐生活的不是无休止的狂欢、美色、鱼肉及其他餐桌上的佳肴,而是清晰的推理、寻求选择和避免的原因、排除那些使灵魂不得安宁的观念”。显然,最使灵魂不得安宁的观念是对神灵和死亡的恐惧感。不过神虽然存在,但他们生活在我们的世界之外,在各个世界之间,因而不会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干预世人的生活,因而不必恐惧。至于死亡,更与我们毫不相干。因为“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困。所以,有智慧的人既不应厌恶生成,也不应恐惧死亡。

104.“斯多亚学派”因该学派的创始人塞浦路斯岛的芝诺在画廊(stoch)中讲学而得名。斯多亚学派是晚期希腊哲学中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一个派别,延续了五百多年之久。

斯多亚学派与伊壁鸠鲁主义一样,在认识论上坚持感觉经验的立场,主张按照自然的本性而生活就是最大的德性,但是在什么是自然的本性问题上,与伊壁鸠鲁针锋相对,认为自然的本性就是理性,因而按照自然而生活也就是按照理性而生活。伊壁鸠鲁主义与斯多亚学派之争,体现了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两大倾向,即幸福主义与德性论之间的对立。

105.斯多亚学派的创始人是芝诺(zenon,约公元前336一公元前264) ,他出生于塞浦路斯岛,所以通常被称为“塞浦路斯岛的芝诺”,以区别于巴门尼德的学生“爱利亚的芝诺”。芝诺原为商人,在去雅典经商的途中商船沉没,于是留在雅典学习和研究哲学,后来他在雅典一个装饰着著名画家波立克诺特的作品的画廊中讲学,因此他所创建的学派就被称之为“斯多亚”,即“画廊派”。据说,芝诺这个人学识渊博,道德严肃,深得雅典人的敬仰,享有很高的声誉。

据说斯多亚学派是最早将哲学划分为三个部分的哲学家,这三个部分就是逻辑学、物理学和伦理学。其中物理学是基础,逻辑学是工具或手段,伦理学则是中心和目的。他们把哲学比喻为一个动物,逻辑学是骨骼,伦理学是肉,物理学是灵魂。

106.与伊壁鸿鲁的幸福主义伦理学不同,斯多亚学派在伦理学上主张德性论。在他们看来,德性是生活的最高的目的,至高无上的善。所谓“德性”, 即按照自然的本性而生活,亦即我们的行为与主宰宇宙的法则和谐一致。……芝诺认为,“合乎自然的生活即是德性的生活,德性是自然引导我们所趋向的目标”。

107.德性论是斯多亚学派伦理学的核心,德性是惟一的善,不道德是惟一的恶,其余的一切如健康、生命、荣誉、财产、地位、权力、友谊、成功等等,本身并不是善。与此相反的东西,如死亡、贫穷、痛苦等等,本身也不是恶。所有这些东西的价值取决于德性,只有以德性为前提,它们才有价值。最基本的德性有四类:实践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亦即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主德。而最具有德性的人是“有智慧的人”即“哲人”。哲人没有激悄,他不为恐惧或情欲所左右,不为法律所束缚,他的内在价值甚至不低于宙斯,他自己是自己生活的主宰。

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学还包括“世界主义”的政治理想。在他们看来,人应该遵从理性而生活,而理性人人具有,因而人与人是平等的。人的本性都是宇宙本性的一部分,都是神圣之火的火花,无论在王座上还是在枷锁中,人都是自由而平等的。

108.晚期斯多亚学派又被称为罗马斯多亚学派。晚期斯多亚学派与他们的前辈相比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他们的著作均用拉丁语写成,且大多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了。二是明显表现出罗马人不擅思辨,偏重务实的民族特征。所以,逻辑学和物理学不再受到重视,伦理学的中心地位愈益突出,对人的地位、责任、道德规范、生活方式和内心修养等直接关系到个人幸福的实践性问题更为关注,并且使伦理学与神学结合得更加密切,以便与普通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相协调。于是,伦理学在他们那里变成了“解脱哲学”或“拯救哲学”,对早期基督教有很大的影响。

晚期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塞涅卡、爱比克泰德和马可奥勒留。他们之中既有奴隶,也有皇帝或大臣,的确体现了斯多亚学派崇尚平等的理想。

109.马可•奥勒留是罗马皇帝,被称之为“御座上的哲学家”,在繁忙的国务活动之余著有《沉思录》12卷。

110.怀疑主义是晚期希腊与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学派并驾齐驱的一个重要哲学派别。

哲学史上的怀疑主义以古典怀疑主义和近代怀疑主义为典型,后者的代表是英国经验论者休谟。

怀疑主义的基本观念是我们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性。因为我们认识事物要通过感觉经验,而且不能超出感觉之外,所以事物究竟是不是像我们所感觉的那样,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伊壁鸠鲁主义认为感觉绝对真实,是真理的标准,斯多亚学派也声称“能理解的感觉”是真理的标准。然而在怀疑主义看来,这两个标准都不可靠。

111.怀疑主义的创始人是爱里斯的皮浪(又译为毕洛或皮罗,约公元前360一公元前270) ,他没有留下任何著作。

皮浪并不否认感觉现象的存在,因为这是人不由自主地要加以承认的,但他否认现象的真实性和我们关于现象所做出的判断。我们不能说现象是什么,只能说它显得是什么或看来是什么。……他坚持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因而否认事物有美或丑、公正或不公正的性质,认为只是风俗和习惯指导着人们的行为。他之所以不作判断,是为了避免独断,因为任何命题都有一个对等的反命题与它对立,二者都有同样的价值和效力。

既然现象是不真实的,我们无权做出关于现象的判断,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保持沉默,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据说,皮浪的生活方式也与他的学说一致,任何时候都镇定自若,不在意任何事物,也不避免任何事物,从不让感官武断地断定什么。相传“有一次他和同伴们一起乘船出海,遇到了风暴。同伴们都惊慌失措,而他却若无其事,指着船上一头正在吃食的小猪,对他们说,这是哲人应当具有的不动心状态”

关于怀疑主义对一切都不置可否不作判断的态度,我们可能心存疑问,因为按照这种态度人们不免会寸步难行。实际上这是一种对生活和实践的理论态度,它不是要我们不去生活,而是要我们免除因为认识而生的痛苦和烦恼,从而保持心灵的安宁。据说皮浪是一位道德高尚的好公民,他的城邦甚至因此而免除了哲学家的赋税。

112.怀疑主义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揭示了可感现象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指出了感性认识的局限,暴露了独断论哲学在建构体系时的缺陷,发现了认识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从而有利于破除人们对知识的盲目迷信和对求知的盲目自信,迫使哲学进行自我反省,促进理论思维的提高和哲学思考的深人。

113.新柏拉图主义是公元3至5世纪时最重要的哲学派别。说它最重要,主要是因为它既是整个希腊哲学按照自身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基督教神学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

新柏拉图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普罗提诺。

普罗提诺(Plotinus,一译柏罗丁,204一270)是埃及人,28岁时到亚历山大里亚学习哲学长达11年之久。40岁左右到罗马定居办学,吸引了不少达官贵人,甚至受到皇帝加里安和皇后的重视,曾计划在康帕尼亚建立一座“柏拉图城”,以实现柏拉图的政治理想,因大臣们的反对而未能实行。他从50岁起开始写作,共撰写了54篇论文,由他的学生波菲利编辑成6集,每集9篇,故冠名为《九章集》。

114.尽管新柏拉图主义对基督教神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但随着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哲学已难有存身之地。415年,新柏拉图主义才华横溢的女哲学家希帕蒂亚被疯狂的基督徒残忍地杀害在亚历山大里亚,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了雅典的所有哲学学校。我们就以这一年为标志,象征希腊哲学的终结。

115.希腊人堪称哲学的民族。就“哲学”这一概念所意指的这门学科而论,它完全是希腊人的创造。他们不仅奠定了西方后来所有思想体系的基础以及西方文明的基础,而且几乎提出了西方哲学所有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式。

116.希腊哲学的根本精神就是爱智慧、尚思辨、学以致知的探索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为西方哲学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基本倾向和科学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

第七讲  信仰的时代

117.一般说来,中世纪哲学就是基督教哲学,或者说是哲学在基督教神学背景之下的特殊形态。

通常我们把西方哲学史划分为几个历史时期:古代哲学(希腊哲学)、中古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中古哲学主要包括教父哲学、经院哲学、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间从公元2世纪到16世纪。

118.从哲学上说,西方哲学有两大源头,一个是希腊哲学,一个是基督教,人们通常称之为“雅典”和“耶路撒冷”。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欧洲的国家是基督教国家,欧洲的民族是基督教民族。

罗马、基督教和日耳曼人,构成了欧洲中古史的三个重要环节。日耳曼蛮族人侵毁灭了西罗马帝国,基督教作为中世纪的精神支柱,统一了欧洲的精神世界,进而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与世俗国家形成了非常复杂的关系。在这个历史时期,基督教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基督教的诞生是世界性的重大历史事件。

119.基督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初,创始人耶稣,本来不过是犹太教中的一个小宗派。犹太人虽然声称他们是上帝的选民,但实际上是似乎一直在遭受天谴。犹太人(以色列人)原籍是美索不达米亚,这一点由《圣经》中的神话传说与巴比伦的神话传说类似而得到了证明。在巴勒斯坦,以色列人屡遭周围民族的蹂嗬。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撤攻占耶路撤冷,把犹太国王和贵族掳到了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在那个时候,在犹太人中间就流传着弥赛亚(救世主)拯救他们的传说。在罗马帝国初期,巴勒斯坦并入罗马版图。耶稣的信徒们相信耶稣就是基督(Christ) ,即希伯来语所说的弥赛亚(救世主),因而被称为基督徒,他们的宗教团体也就被称为基督教。

120.基督教之所以成为世界性的宗教,有许多原因。

首先就基督教的教义而论,它把人们的希望寄托在了来世,因而放弃了与罗马帝国的直接对抗,从上帝普爱世人的信仰出发,主张爱人如己,甚至爱自己的仇敌,并且打破了民族界限,以信仰作为被上帝拣选的条件。所以它最初虽然只是犹太教的一个小宗派,但是却没有犹太教那种森严的教义和民族限制,因而能够成为不同民族共同的宗教选择。其次,罗马帝国以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世界性大帝国,为基督教的传播提供了条件。而且各个民族因为沦为被压迫者,不再相信自己的保护神,而罗马社会长期的动荡不安也使罗马人对于罗马民族旧有的保护神和宗教失去了信心,转而在基督教的信仰中寻求精神寄托。……311年,罗马政权公布了允许基督徒宗教信仰自由的《宽容敕令》。312年,罗马帝国最高统治权的争夺进人了白热化阶段。皇权角逐者之一君士坦丁在大战前夜看到天生异象,天空中现出了一个发着火光的十字架。于是第二天他的士兵们的盾牌上都画上了十字架这一基督教的符号,在基督徒的支持下大获全胜。后来的君士坦丁大帝成了历史上第一位基督教皇帝,基督教从此在罗马帝国获得了合法地位。325年,君士坦丁大帝召集全罗马帝国境内的三百多名主教在尼西亚召开了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全教会性的会议,制定了强制性的统一教条,史称《尼西亚信经》。392年,皇帝狄奥多西正式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并大肆镇压异教和异端,基督教终于取得了精神统治的地位。395年罗马正式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连战旗上的鹰也变成了双头鹰。基督教亦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

121.日耳曼人由若干部落组成,其中主要有法兰克人、汪达尔人、伦巴德人、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等。进人西欧的时候,他们正处在氏族公社解体的军事民主制时期。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以后,这种社会制度逐渐转化为庄园农奴制,史称“封建制度”。西欧的封建制度与中国的封建制度是不同的,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不过是最大的庄园主而已。国王下属贵族,贵族占有自己的封地——庄园,具有比较多的独立性。只有当国王需要的时候,例如战争,贵族才会响应国王的号召,率领自己的侍从和农奴加人国王的军队,而国王甚至无权支配贵族的下属。所谓“我的仆人的仆人,不是我的仆人”,就是这样一种权力关系的写照。在某种意义上说,中世纪的历史就是王权与教权的争斗史,这部历史是一个两者合作和相互利用、教权统一欧洲、王权上升的同时教权衰落的复杂过程。及至后来出现了民族国家,王权逐渐占了上风,中央集权式的专制制度得以形成,通过海上霸权、殖民地和为了增强国力而开展的工商业活动,最终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开辟了道路。随着教权的衰落,世俗的王权取得了统治地位,基督教哲学亦随之衰落了。

122.毫无疑问,希腊哲学从根本上塑造了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有教养的欧洲人,尤其是我们德国人,就会产生一种家园感。”……哲学与宗教都源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只不过它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罢了。哲学诉诸理性,而宗教则诉诸信仰。

123.在某种意义上说,希腊哲学的精神是一种乐观主义的悲剧精神,它的主题是命运、必然性和规律,不过在命运面前,希腊人不是消极的,他们对现实生活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形成了祟尚知识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基督教哲学则正好相反,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中古时代的人们逃避、抛弃和否定了现实生活,以否定现实的方式谋求灵魂的救赎,视人间为走向天国的“天路历程”,试图通过信仰上帝使灵魂得到永生。因此,他们对现实生活采取了悲观主义的态度,而对来生来世却采取了乐观主义的态度。

124.在这些内因、外因的交织作用下,基督教会中一批或多或少具有哲学修养的信徒挺身而出,借用希腊哲学,尤其是新柏拉图主义和斯多亚学派的哲学,在理论上论证和捍卫基督教信仰。这些人或奔走传教,或著书立说,力图使基督教的信仰与哲学的理性统一起来。通过他们的活动,基督教第一次有了相对统一和完整的教义,因而他们被教会尊为“教父”,即教会的父亲,他们的思想就被称为“教父哲学”。

教父哲学是基督教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态。

125.教父哲学大约发端于2世纪,终结于6世纪。根据教父们活动的区域和使用的语言,后人把他们划分为“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亦称之为“东方教父”和“西方教父”。从总体上来说,以查士丁、奥里根等人为代表的希腊教父比较注重理性与信仰的关系、注重上帝的“三位一体”、上帝与世界的关系等形而上学层面的问题,而以德尔图良、奥古斯丁等人为代表的拉丁教父则更多地注重信仰和伦理、注重人的罪以及救赎等问题。

126.如前所述,原始的基督教本来是排斥知识排斥哲学的,但是迫于传播发展的需要,它不得不转而利用哲学,晚期希腊哲学尤其是斯多亚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就成了它们利用的对象。当然,斯多亚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之所以能够为教父哲学所利用,与它们的宗教倾向例如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是分木开的。然而,哲学之为哲学乃源于理性,而宗教之为宗教诉诸的则是情感和信仰,所以基督教哲学从一开始就遭遇到了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

基督教的历史可以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教父哲学处于基督教发展的古代时期,大约从公元元年至公元6世纪。耶稣蒙难之后,他的门徒传播基督教,这个时期被称做“使徒时期”。使徒时期的基督教组织松散,各地组织使用不同的经文和语言,对经文和信仰也有不同的理解。经过四个多世纪的经文规则化、组织制度化、信仰正统化的过程,形成了以罗马教会为首的、被称为“公教会”的统一教会,其间教父哲学起了非常 重要的作用。使徒时期之后,从公元2世纪到公元6世纪,基督教会中一批或多或少具有哲学修养的信徒,借用希腊哲学,尤其是新柏拉图主义和斯多亚学派的哲学,在理论上论证和捍卫基督教信仰,使基督教第一次有了相对统一和完整的教义,由于他们对教会的贡献,被教会尊为“教父”,即教会的父亲。在教父时期,基督教与希腊哲学最初的碰撞与融合开始了,由此而产生了基督教哲学。……教父们在护教以及建立神学理论的时候,或利用或排斥,因而便与哲学发生了关系,他们思想中与哲学有关的这一部分就被称为“教父哲学”。当然,我们要理解教父们的哲学思想,还需要把它们放在神学的背景之中。

127.殉道者查士丁(Justinus,约100一166)是最早的希腊教父,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在于他对基督教与希腊哲学之间关系的理解,他有一句名言:“真哲学就是真宗教,真宗教就是真哲学”。《新约》从《约翰福音》开始融入了希腊哲学的因素,它一开篇就说:“泰初有道(逻各斯),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泰初与上帝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查士丁由此出发,把逻各斯理解为上帝的内在理智和永恒智慧。既然上帝藉着逻各斯创造万物,逻各斯便永恒地普照整个世界,向所有的人启示着真理。因此优秀的异教徒,例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也能分有逻各斯,从而认识真理。不过,他们只能分有逻各斯的部分或“逻各斯的种子”,哲学家之间的争吵就说明他们认识的只是部分的真理,逻各斯只有在耶稣基督身上才得到了完全的启示,因而只有基督教才拥有完全的真理。当然,希腊哲学中的真理与基督教的真理之间只有程度上的不同,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因为它们来自同一个源泉,那就是上帝的逻各斯。就此而论,只有基督教才是真哲学,哲学也只有设定并且实现一个宗教的目标时才是真哲学,因而真哲学也就是真宗教。

128.最先在建构基督教哲学体系方面做出努力的是基督教的亚历山大里亚学派。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以及希腊化时期以来,文化的中心逐渐从雅典转移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基督教的第一个教理学校是在这里建立的。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两位著名代表希腊教父克莱门和奥里根都曾担任过这个学校的领导工作。

129.奥里根(Origenes,约185一254)是早期教父哲学中最伟大的代表,也是基督教第一位系统的神哲学家。他坚持哲学思辨的标准是《圣经》和使徒的传统。不过,《圣经》并不是一部具有严格体系性的著作,其中不免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所以不能纯粹从字面上理解。于是,奥里根提出了一种“寓意解经法”,即从“精神实质”上来理解和解释,把不合情理或者自相矛盾的地方看做是“隐喻”。这实际上意味着以理性作为标准来审视信仰及其传统,奥里根就是这样对基督教的信仰传统进行了梳理,建立了基督教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

130.奥古斯丁的神哲学不仅是教父哲学的顶峰和终结,而且体现了从早期教会希腊化典范向拉丁化中世纪典范的转变。

奥古斯丁生活的时代,基督教日益兴盛,罗马帝国却濒临灭亡,正处在新旧世界的转折点。

奥古斯丁(354—430)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母亲是基督徒,父亲是异教徒,奥古斯丁出生时并未接受洗礼。17岁时,他赴迦太基攻读修辞学和哲学,曾经崇拜西塞罗、信奉摩尼教、悉心钻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陷入怀疑主义而难以自拔,终于在386年皈依了基督教。根据奥古斯丁《忏悔录》的回忆,当时他的内心处在灵与肉的激烈冲突之中,一方面向往信仰,另一方面又难以摆脱欲望的纠缠:“我被这种心疾折磨着,我抱着不同于寻常的严峻态度斥责我自己,我在束缚我的锁链中翻腾打滚,想把它全部折断。”他痛哭流涕,狂奔疾走,筋疲力尽,躺倒在一棵无花果树下责问自己,“还要多少时候?明天?又是明天!为什么不是现在?为什么不是此时此刻结束罪恶史?”正当他满腹辛酸痛哭不止的时候,突然耳边响起清脆的童音,并且反复吟唱:“拿起,读吧!拿起,读吧!”他感觉那是上帝的命令,于是立刻起身回到花园中的桌边,抓起桌子上的保罗书信集,随手翻开念道:“不可耽于酒食,不可溺于淫荡,不可趋于竞争嫉妒,应服从主耶稣基督,勿被肉体驱使而态肆情欲”。读到这里,奥古斯丁顿觉有一道恬静的光射到心中,驱散了阴拉笼罩的疑云。奥古斯丁饭依基督教的经历,在基督教史上被称为“花园里的奇迹”。

奥古斯丁一生著述很多,《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是他的代表作。

131.时间究竟是什么?奥古斯丁关于时间的困惑留下了这样一段名言:“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奥古斯丁所处的时代,正是罗马帝国濒临灭亡的前夜。410年,罗马这座被看做“永恒之城”的城市被哥特人攻陷,惨遭蹂躏,引起了人们的震惊。异教徒把罗马的陷落归咎于罗马人改信基督教,因而得罪了罗马旧神。而基督徒们则在追问,为什么上帝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奥古斯丁撰写了《上帝之城》。那时还没有“国”的概念,“城”实际上说的就是“国”。

奥古斯丁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照着人的标准生活的,一类是照着上帝的意志生活的,这两类人分属两座城。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配不上与上帝共存,不过由于上帝是仁慈的,他选择了我们之中的一些人上天堂,生活在上帝之城,而另一些人则住进了人间之城。罗马象征着人间之城或“尘世之城”。“尘世之城”不会长久,因为当它被定为受最终的惩罚时,它就不再是一座城了。当然,我们不可能将上帝之城的成员与人间之城的成员区分开来,因为成为哪座城的成员不是由人自己选择的。奥古斯丁认为人类不可能凭着自己变成真正的信徒。上帝将真信赐予某些人,另一些人则被排除在外。心灵的平安是恩赐的象征,但并不是保证,甚至奥古斯丁本人也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被上帝选中了。奥古斯丁这一命定论的观点与后来的教会很少有共同之处,但却为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一脉相承。

奥古斯丁神哲学对西欧中世纪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13世纪以前的经院哲学中,奥古斯丁主义一直占统治地位。13世纪时,托马斯改奉亚里士多德主义并取得了统治地位,但奥古斯丁主义的传统并未因此而中断。它不仅表现在弗兰西斯教派的哲学中,而且在托马斯本人的哲学中也可以发现它的痕迹。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人文主义者和宗教改革者把“回到奥古斯丁”看做是改革教会的一个途径。甚至在近现代的许多哲学流派中,也经常见到奥古斯丁哲学的影子。由此他被称为“西方的导师”。

132.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经过几百年的征战,在昔日罗马帝国的废墟上,蛮族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又实现了相对的统一。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曼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史称“查理曼大帝”。这位雄才大略的蛮族皇帝以及他的几位继承人深刻意识到文化建设对于封建统治的重要性,开始在全帝国境内鼓励教育、兴办学校、招聘学者、教授“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西欧的文化从此开始缓慢地复苏,后人把这段历史称之为“加洛林朝文化复兴”。由于基督教会在当时实际上扮演着文化延续者的角色,学校大都是在教堂附近或者修道院举办,教师也大多由教士充任,神哲学仍然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学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发展出了基督教的经院哲学。

所谓“经院哲学”最初是在查理曼帝国的宫廷学校以及基督教的大修道院和主教管区的附属学校发展起来的基督教哲学。这些学校是研究神学和哲学的中心,学校的教师和学者被称为经院学者(经师),故他们的哲学就被称为经院哲学。

133.大学是中世纪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

12世纪后期的城市繁荣,主教座堂和城市修道院的学校人数大大增加,在一些城市中出现了大学的组织。“大学”的原意为“统一体”,本是教师和学生的行业公会。教师按照授课专业分为不同的学院,一般分为艺学院、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等四部分,院长由教师选举产生,学校由院长联席会议共同管理。

134.13世纪初,修道院隐修制度衰落,四处云游布道成为僧侣们时兴的修行方式,这些僧侣就被称为托钵僧。最早成立的两个托钵僧团体是多米尼克修会和弗兰西斯修会,旧译“多明我修会”和“圣芳济各修会”。它们的势力逐渐发展到了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由于不服从大学章程,曾经一度被驱逐出大学,后由教皇干预,才在大学站稳了脚跟,并且很快取得优势,成为经院神学与经院哲学的主要力量。

135.如果说教父哲学的最大代表是奥古斯丁,那么可以说经院哲学的最大代表就是托马斯•阿奎那(1224 / 1225一1274)。托马斯•阿奎那生于意大利,年轻时因为身躯庞大却生性怯懦,被戏称为“西西里哑牛”, 他的老师阿尔伯特则预言他的吼声将展惊世界。作为多米尼克修会最杰出的哲学家,托马斯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通过阿拉伯人辗转欧洲之际,顶住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最终使亚里士多德为教会所接受,而且使之成为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权威。托马斯被尊为“天使博士”,一生著述卷峡浩繁,除了大量注疏亚里士多德著作而外,巨著《反异教大全》和《神学大全》堪称中世纪经院哲学最重要的哲学和神学著作。其思想影响深远,直至今天天主教仍以新托马斯主义为正统的哲学。

135.在《神学大全》中,托马斯一共提出了五种证明:1.事物的任何运动都是由在它之前的另一个运动引起的,推论下去,最后必然追溯到一个不受其他事物推动的第一推动者。2.任何事物都以另一事物为动力因,因此,必然有一个最初的动力因。3.任何事物都是从其他事物获得其存在和必然性,由此推论下去,必定有一种东西,它自身就是必然的,同时又能赋予其他事物以必然性和存在的理由。4.事物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良好、真实、高贵等品性,其标准就在于它们与最好、最真实、最高贵的东西接近的程度,因此,世界上必然有一种东西,作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得以存在和具有良好以及其他完美性的原因。5.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和谐的,有秩序的,仿佛是有目的安排的。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受到某一个有知识和智慧的存在者的指挥。综合上述推论,就可以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即上帝是存在的。

136.在某种意义上说,中世纪哲学是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奇特混合物。从教父哲学到早期经院哲学,一向是柏拉图主义的天下,后来经过托马斯•阿奎那的努力,亚里士多德才终于成为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最高权威。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不仅为哲学家们提供了一个深邃的思想领域,而且他的逻辑三段论亦为哲学家们提供了推理论证的方法。

第八讲  人的发现

137.欧洲的14—16世纪,史称“文艺复兴时期”,也被称为“人的发现”的时代或“冒险的时代”。

138.从14世纪开始,欧洲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世纪欧洲社会的两大支柱,即罗马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在经过激烈的权力争夺之后,两败俱伤。民族国家的独立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法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北欧各国纷纷建立起王权专制,各国教会也在实际上落入国王的控制。1414年的康斯坦茨宗教会议虽然恢复了教会的统一,但教皇的威信已一去不复返,统治基督教世界的梦想不得不最后破灭了。与此同时,教会内部的腐败在此期间也达到了极致。面对教会内外有识之士的激烈抨击,教廷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也标榜所谓的“贫洁生活”,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已是积重难返,使人们对教会的自行改革深感失望。1517年10月31日,德国教士、维滕贝格大学教授马丁• 路德在城堡教堂大门上贴出他反对教廷兜售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一场席卷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运动由此开始。这场改革的直接结果是一批新教教会从天主教分裂出来,从而奠定了基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基本格局。

139.所谓文艺复兴是一场从14世纪到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继而发展到西欧各国的思想文化运动,由于其搜集整理古希腊文献的杰出工作,通常被称之为“文艺复兴”,而实际上它的实质是人文主义运动。

顾名思义,“文艺复兴”指的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其实并不尽然。文艺复兴一词的本义是“再生”, 16世纪意大利文艺史家瓦隆里(1511一1574)在他的《绘画、雕刻、建筑的名人传》里使用了这个概念,后来沿用至今。

140.从11至13世纪,随着城市地位的提高、市民阶级的形成与逐渐强大,出现了摆脱教会束缚的市民文化和一大批由城市创立的非教会学校,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世俗知识分子阶层。当文风轻快、重视人、重视世俗生活、重视客观现实世界、学术相对自由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传人西欧之后,立刻就与文风呆板、扼杀人性、提倡禁欲主义、敌视客观现实世界、禁锢思想的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极大地吸引了这个世俗知识分子阶层。尤其是1453年,东罗马帝国为奥斯曼帝国所灭,希腊学者纷纷逃亡到西欧,大量希腊罗马文献出现在欧洲人面前,令他们惊叹不已。于是,在短短的时间里,迅速形成了一股复兴古典文化的热潮。一时间,西欧社会搜集和收藏古代典籍蔚然成风。意大利学者、作家、商人,甚至贵族、君主、教皇都加人了这个行列。他们到各国搜集、购买、传抄古代作品。教皇尼古拉五世的藏书量达数千册,一些神职人员、贵族、巨富亦以藏书众多而著名。15—16世纪,西欧其他国家也竞相仿效意大利,巴黎、慕尼黑、维也纳相继成为当时的藏书中心。据考证,这些收集已拥有现代所拥有的全部古希腊文献。大批的古希腊文学、历史学、哲学、自然科学作品被译为或重译为拉丁语。许多古希腊罗马作者或作品第一次为人们所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希腊语、拉丁语全集相继出版。古典文化借人文主义者之手在西欧土地上再次得到繁荣,这就是后世史家把这一历史时期称之为“文艺复兴”的一个根本原因。

141.毫无疑问,文艺复兴的起因与古典文化的复兴有关。……不过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并不是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重复。在某种意义上说,文艺复兴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以复兴希腊罗马文化之名,行人文主义之实。

“人文主义”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人文学”,指与神学相区别的那些人文学科,包括文法、修辞学、历史学、诗艺、道德哲学等等。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使用“人文主义”一词来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对古代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工作以及他们以人为中心的新世界观。人文主义反对中世纪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高贵;反对中世纪神学主张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要求人生的享乐和个性的解放,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主张人的自然平等。人文主义思潮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各国文化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文艺复兴由于“首先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而取得了一项尤为伟大的成就”,这就是“人的发现”。对古代文化的发掘和对人性的重视促成了富有人文精神的古典文化在某种意义上的“复兴”。“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但是与古代的信徒完全不同。”由此可见,“文艺复兴”是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表现形式,“人文主义”才是它的实质。文艺复兴首先从意大利开始,继而传播到西欧各国。由于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摒弃世俗生活,推行禁欲主义的清规戒律深恶痛绝,对经院哲学抽象烦琐的理性主义也腻烦到了极点,所以人们毫不犹豫地转向了感性和欲望,转向了世俗生活,遂使文学艺术等人文领域色彩纷呈,出现了一大批大师,涌现出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斐微斯、拉伯雷、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爱拉斯漠等文化巨匠。此外,布鲁尼的史学、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学、莫尔和康帕内拉的空想共产主义也是这一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杰出成就。

对世俗生活的重视引起了人们对自然的浓厚兴趣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古代科学著作的翻译和介绍更进一步促进了这一趋势。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其他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观察和实验日益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数学和数学方法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这些发展为16世纪以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繁荣打下了基础,构成了文艺复兴的第二个历史功绩,即“科学的发现”。

这一时期值得我们重视的还有“地理大发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它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冒险精神,以至于文艺复兴时期也被称做“冒险的时代”。

142.1488年,迪亚士发现非洲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8年,达•伽玛到达印度卡利卡特,开辟了印度航路;1520年,麦哲伦的船队开始环球航行……

143.人文主义运动首先是一场文化运动,主要是从事人文学科,尤其是古典文化的发掘、研究和传播。人文主义者首先面临的是语言障碍。为了能够直接欣赏、利用和研究古代文学,14—15世纪,在意大利兴起了学习古希腊语的热潮。许多拜占廷学者在意大利讲授希腊语。到了16世纪,希腊语甚至成为大学和许多文科中学的必修课。与此同时,人文主义者还恢复了西塞罗时代的古典拉丁语,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和研究了古希伯莱语,从而为直接利用古典文化奠定了基础。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人文主义者都精通希腊语,瓦拉、爱拉斯漠甚至成为当时的语言大师。

不过,人文主义运动并不仅仅是古典文化的复兴,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中世纪崇拜古代权威的遗迹和新思想尚不成熟的一种表现。随着复兴和仿效古典文化,人们的目光开始由神转向了人。在文艺复兴早期,基于对经院哲学式的理性主义的厌恶,人们往往诉诸感性、情感的因素,因而这一转向大多是采用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且以文学艺术的成就为最高。在此期间,出现了词句优美、以反映市民生活和爱情为主题的抒情诗和小说以及具有现实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在被誉为“佛罗伦萨早期文艺复兴文学三杰”的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以及瓦拉等人的作品中,已经充满了对人的尊严、人生的价值、人的世俗生活、人的真实欲望和情感、人的创造力和能动性的热情歌颂,对教会腐败、虚伪、扼杀人性的激烈批判。“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这句古老的咸言成为人文主义者的共同口号。

从思想内容上说,人文主界的实质就是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基督教神学认为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最高造物,是尘世的最高目的,虽然尘世的一切都是以人为中心创造的,但是神学研究的重心是上帝,与上帝相比,人的地位是卑贱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们并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他们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避开上帝,把研究的重心从人神关系转移到人兽、人物关系,强调人与万物的区别,从而突出了人的优越地位。……英国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主人公之口对人的热情赞美,更是脍炙人口的名言:“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想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正,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人文主义者并不否定来世的幸福,但他们把这看做是遥远的事情。人生在世,重要的是现世的幸福。彼特拉克就明确地宣布:我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薄伽丘则进一步指出,人应当是全面发展的人,应当聪明、强壮、有感情、有教养。人应当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应当在追求精神享受的同时也追求感官的享受。这是人的自然本性,是自然的力量,任何企图压抑这种权利的人都是妄自尊大、愚不可及。

144.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说:“宗教改革家有三个主要目标。第一,整顿由于有人滥用罗马会议,由于许多僧侣们生活放荡而遭到破坏的教律。第二,按照先前遭到镇压的某些运动的方针改革教义,并返回原始的质朴状态。第三,放松教义的控制,准许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地根据圣经做出自己的判断。”困宗教改革直接的要求是消解教会的权威,变奢侈教会为廉洁教会,而从哲学上看,其内在的要求则是由外在的权威返回个人的内心信仰。

145.在这一改革的浪潮中,以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最具代表性。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一1546)是德国人,1501年进入爱尔福特大学攻读法律,获硕士学位后突然遁人修道院研习神学。1507年,路德升任神父,1512年获神学博士学位,1515年任维滕贝格大学神学教授。1517年,他反对教皇以修建圣彼得大教堂为名在德国兜售赎罪券,在维膝贝格教堂大门上张贴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由此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教皇利用种种手段企图压制路德以及由路德在德国引发的反抗行为,而路德则在德国各阶层民众以及世俗诸侯的支持下,毅然与教廷决裂,继续发表了《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教会的巴比伦之囚》、《论基督徒的自由》等论著。此外,路德还把圣经翻译成德语,不仅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宗教垄断,而且对德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灵魂如何获救的问题是基督教的中心教义,也是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问题。圣经中说:“义人必因信而得生”。路德据此认为,获救只凭人的信仰,与善功、教会的中介作用没有关系。在《基督徒的自由》一文中,路德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因信称义”学说。

路德认为,人具有双重的本性,一是心灵的本性,一是肉体的本性。就前者而言,人被叫做属灵的、内心的、新的人,是自由的。就后者而言,人被叫做属血肉的、外在的、旧的人,是受束缚的。人不可能靠外在的事功或苦修使灵魂得到拯救,“对于生命,对于释罪,对于基督徒的自由,有一样东西,并且只有一样东西是必需的,那就是上帝的最神圣的话,基督的福音”。因此,只有信仰才是获救的必要条件。

不过,路德并非绝对否认事功。他指出:“我们凭信仰基督所要除去的,并非是‘事功’,而是对于‘事功’的迷信。……1530年圣诞节,路德为他的小儿子写了一首马槽歌,其中唱道:谁若不爱美酒、女人和歌,他就终身是个大傻瓜。显示了一个新教徒令人耳目一新的朝气蓬勃的世俗生活。

中世纪教会力图垄断拯救灵魂的权力。它提出上帝不与有罪之人交往,人要获救必须借助教士的中介作用。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掌管着拯救灵魂的大权。教会甚至禁止一般基督徒阅读圣经,惟有教皇才有解释圣经的权力。它把以教皇为首的教界人土称为“属灵等级”,他们高于一般信徒组成的“世俗等级”。路德则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只在于信仰。只要受洗人教,心存信仰,人人都可以成为祭司,都属于“属灵等级”,都可享有与教皇、主教同等的权力。只有体现在基督身上的上帝的权威才是真正的权威,因此,只有记载基督言行的圣经才是永无谬误的。人人都有权阅读和解释圣经,并在其中与上帝交流。

146.加尔文出生于法国的一个律师家庭。早年就学于巴黎,受到马丁•路德影响。由于法国政府对新教徒进行迫害,加尔文于1535年逃往瑞士巴塞尔,1536年发表其主要神学著作《基督教原理》,同年抵达日内瓦,参与该自由市的政权建设,不久成为该政权的实际领导。1538年因该市下层市民骚动而遭驱逐。1540年,该市上层市民再度得势并请加尔文返回日内瓦。从此,加尔文定居日内瓦,并在那里建立新教教会,取消主教制,代之以资产阶级共和式的长老制,并与日内瓦城市政权结成政教合一的体制。与路德一样,加尔文也宣称教徒“因信得救”。但他主要是重新推出奥古斯丁的“先定”说,发挥了路德思想的宿命论方面。

加尔文把宇宙中的一切都归之于上帝的永不更改的“先定”。上帝也预先安排好了对人的拯救。谁将得到拯救,谁将被遗弃,取决于上帝预先的拣选。这是上帝的恩典,是无条件的,秘而不宣的,并且不以人的善恶功罪为转移。况且“除非人受到神的恩典的帮助,而且是受到那赐给那在再生中的选民的特殊的神的恩典的帮助,否则,人就没有做善功的自由意志”。……不过,虽然人们无法得知自己是否是上帝的选民,尘世的行为也不能改变上帝的“先定”,但人们也不应当放弃现世的努力,而是应当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积极求取事业上的成功。因为上帝对其拣选的选民,必然给予充分的支持。而个人只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是实现了上帝所赋予的先定使命,也就是死后灵魂可以得救的可靠证明。

147.文艺复兴时代有两个重要的发现,一是发现了人,二是发现了自然。……哥白尼推翻了托勒密体系,实现了天文学的革命;开普勒发现了天体运动的三大规律,将建立在经验观察基础上的天文学变成一门严格精密的科学;伽利略发现了落体定理和惯性定理等,为近代物理学奠定了基础。此外,在动物学、植物学、医学、解剖学等学科都有 一系列重大的发现。

148.毫无疑问,培根是近代第一个自觉地把知识和方法问题当做哲学研究的对象的哲学家,其哲学思想对近代哲学尤其是经验论有很大的影响,不过他的思想更多地具有某种过渡的性质。

弗兰西斯培根,出生在伦敦的一个新贵族家庭,其父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12岁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15岁毕业后到英国驻法国使馆工作,后回国学习法律,通过考试获得正式律师资格。后来官运亨通,1618年任英格兰大法官并被封为维鲁拉姆男爵,1620年加封圣奥本子爵。次年被指控受贿而被判徒刑并处巨额罚金。虽经国王干预而免于刑罚,但从此结束了官宦生涯。此后,培根潜心哲学和科学研究,1626因病去世。

培根原计划写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科学的大复兴》(又名《伟大的复兴》),包括六个部分,但只完成了前两部分,它们被分册出版,这就是他的两部主要哲学著作《论学术的进展》(又名《论科学的价值和进展》,中译本名为《崇学论》)和《新工具》。

培根哲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科学的伟大复兴,推进知识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按照自然的本来面目去认识自然,并且支配和利用自然,为人类自身谋福利。他所提出的著名口号“知识就是力量”,概括了当时的时代精神,他所提出的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为后来英国经验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培根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所谓假相(亦译作“幻相”、“偶像”) ,即盘踞在人的头脑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它们形成了成见或偏见,使人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到真理,严重妨碍了科学的复兴。

“假相”虽然危害很大,但却不是不能克服的。在培根看来,只要我们正确地使用理智,弄清错误产生的原因,找到正确的方法,就可以避免“假相”, 获得可靠的知识。这种方法就是经验归纳法。

本文地址:http://linshuhaos.com/jdsj/30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imcoffei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